1.检验检测概述
1)检验检测的内涵
掌握检测,检验,试验,检查,验证,确认等术语的定义。理解这些术语之间的区别。
——检验:对产品、过程、服务或安装的审查,或对其设计的审查,并确定其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在专业判断的基础上确定其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
对过程的检验可以包括对人员,设施,技术和方法的检查;在合格评定过程中,检验也称为检查或审查。
在商品进出口,特种设备,交通运输,建设工程,信息安全,节能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都存在检验活动
——检测: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
程序是组织为顺利开展某项活动而预先确定的流程和方法
检测主要适用于材料,产品或过程。
检测也称为试验,测试。试验是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
——检验检测机构:是对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机构的总称
——验证:提供客观证据证明规定要求得到满足
适用时考虑测量不确定度
项目可以是过程,测量程序;材料,化合物或测量系统。
合格评定过程中验证是指测量系统的检查并加标记和出具验证证书。我们法制计量领域,验证也称检定。
验证不能与校准混淆,不是每个验证都是确认。
——确认:对规定要求满足特定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确认包括对于要求的详细说明,对方法特定量的测定,对利用该方法能满足要求的检查以及对有效性的声明。确认通常是成本,风险和技术可行性之间的一种平衡。
2)我国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问题:同质化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多,不均衡;一些检验检测机构经营运行状态不良;资源闲置浪费与重复建设并存;多数检验检测机构缺乏活力;检验检测服务与市场需求脱节;检测机构的发展目标不明确;专业化发展不充分;检测的供给侧矛盾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对策:坚持市场化,国际化,按照统一管理,深化改革,规范市场,促进发展的思路和方针;市场化改革
合格评定对检测检验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哪些要素?
检测要求:检验人员;监测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检测样品;检测技术记录;测量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检测报告;检测活动不符合;
检验要求:人员;设施和设备;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和样品的处置;记录;检验报告;分包。
2.检测
1)合格评定对检测的要求: 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检验人员:人员素质,合理的结构,适时培训,严格的考核,管理和监督,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员管理体系。是实现其质量方针提供最强力的保证;也是认可机构对其能力评审最关键的要素。实验室应使用长期雇佣人员或签约人员并确保所有从事与检测工作有关的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且受到监督。
——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实验室确保设施和环境条件满足要求的依据。
不会使检验结果无效
不会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当相关的规范,方法和程序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或环境条件影响结果的有效性时,实验室应监视,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检测设备:检测设备是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数据,试剂,消耗品或辅助装置等的总称。
设备的正确选择,装配,使用和维护直接关系到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室应配备检测所要求的所有抽样,测量和检测设备,并处于实验室的永久控制之下。
对于实验室分包的设备,CNAS仅承认实验室的管理能力,不承认其技术能力
设备的期间核查与校准有什么不同?
用于检测的设备在投入使用或重新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核查和校准。
设备期间的核查不是再校准。校准解决设备示值准的问题,而期间核查主要检查设备校准状态稳的问题。设备的期间核查不是必需的,只有当需要时才进行。
当设备单靠周期校准不能确保其在校准有效期内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则有必要进行期间核查。
——检测方法:如果国际的, 区域的或国家标准,或其他公认的规范文件包含了如何进行检测的简明和充分信息,不需要再补充或改写为内部程序。实验室选用的检测方法以国际、区域或国家发布的标准最为适用。当客户未制定检测方法时,实验室应推荐以上标准。实验室制定或修改的方法使用时,所选用的方法应通知客户。
实验室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除非该版本不适宜或无法使用。若标准方法只有通用要求而无特殊要求时,通用要求暂时不适用,只用特殊要求存在时,通用要求才适用。在产品制造时使用的是老的标准,现在虽已有新的标准,但在发生质量问题进行质量仲裁的情况下,仍应以老的标准方法作为检测依据。
实验室应对非标准方法,实验室制定的方法,超出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或其他修改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并保存确认记录。确认技术包括使用参考标准或参考物质进行校准;与其他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室间比对;对影响结果的因素做系统性评审;根据对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的理解,对所得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确认。
——检测样品:实验室应建立检测样品标识系统,样品在整个检测期间内应保存该标识。
实验室接受样品时,应对其适用性进行检查,应记录异常情况或偏离。当客户知道便宜了规定条件仍要求进行检验检测时,实验室应该在报告中做出免责声明,并指出偏离可能影响的结果。
——检测技术记录:实验室活动的记录表明检测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或规定的过程参数。每项检测记录应包含充分的信息以便在可能时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及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重现。
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产生的同时予以记录,不允许追记,整理,重抄。对记录中错误的修改要求可以追溯到前一个版本或原始观察记录,应保存原始的一级修改后的数据和文档,包括修改的日期,标识修改的内容和负责修改的人员。
——测量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好坏用测量误差来衡量,测量误差是测量的短期质量
测量过程是否持续受控,测量结果是否保持稳定一致;测量能力是否符合生产盈利的要求,就需要用测量不确定度来衡量。测量不确定度越大,测量能力越差
开展检测的实验室应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某些情况下,公认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值的极限,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达方式。
在评定不确定度时,对给定情况下的所有重要不确定度分量均应采取适当的分析方法加以考虑。不确定度来源包括所用的参考标准和参考物质;所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被测物品的性能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
——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为了确保检测结果满足要求,实验室应采取相关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监视检测过程并排除每个质量环节可能导致不合格, 不满意的因素,这就是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基本手段。有内外两种目的
质量控制目的
内部质量保证是实验室向其管理者提供信任
外部质量保证是实验室向客户和其他相关方提供信任
——检测报告:检测报告是实验室的最终产品
检测报告一般包括客户要求的信息,说明检测所必需的信息,所用方法要求的信息。
实验室对报告中的所有信息负责,客户提供的信息除外,客户提供的数据应予以明确标识。当客户提供的信息可能影响结果的有效性时,报告中应有免责说明。当实验室不负责抽样时,应该在报告中声明结果仅适用于收到的样品。
符合性声明应包括适用的结果;满足或不满足的规范、标准或其中的部分;应用的判定规则
修改或已发出的报告仅以追加文件或数据传送的形式。当有必要发布全新的报告时,应予以唯一性标识,并表明所替代的原报告。
——检测活动的不符合:仅指检测过程中任何方面或结果不符合其程序规定或与客户约定的要求。
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分析在检验检测过程中不符合项主要发生在哪些环节?
对不符合工作进行的严重性评价表明不符合工作可能再度发生,或对实验室的运作与其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产生怀疑时,实验室应采取纠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