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常见不规范性问题
一 场所问题
具有特殊区域功能或控制要求的场所(恒温恒湿间、恶臭嗅觉实验室等),相应的控制、监测设施配置不全;环境条件存在影响检测数据准确性或人员身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同一实验区域同时开展相互干扰的项目试验,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存在干扰或交叉污染的风险;样品制备区、恶臭嗅觉实验室等区域未合理分区,不同化学性质标准物质或试剂储存环境未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存在相互间干扰风险。
二 设备问题
配置的设备量程或精度与方法标准要求不匹配;缺少个别关键辅助设施设备(填充柱、热脱附装置等);试验用所需消耗品量不足(还原柱、过滤装置等);(制备)标准物质(滤光片、标准滤膜、标准菌株等)配置不全;未配足相应的现场专用采样器或样品前处理装置;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存在计量溯源不及时或设备超期使用问题;设备检定、校准服务商不满足要求。
三 人员问题
未对关键岗位人员能力进行有效确认或监控;检验检测人员实操能力不满足检测工作需要;关键岗位人员未能在岗。
四 样品问题
采样量、采样器具、固定剂添加、采样时长、采样方式、采样频次、采样人员数量等不符合标准要求;采样记录无采样起止时间、采样依据、样品标识、样品保存条件等样品采集关键信息;样品交接记录信息错误或缺失,无样品性状、采样时间、交接时间、固定剂添加等信息,无法判断接收样品是否满足相应检测标准要求;未按标准要求保存样品,或样品分析时已过有效期;样品混放,存在相互干扰风险;样品标识缺失,或存在样品标识前后不一致情形;样品制备和前处理记录书写错误或记录信息不全,无法溯源;留样信息填写内容不全;样品分析时的取样量、质控措施等不符合标准要求;样品分析记录错误或记录信息、谱图信息不全等无法溯源情形;设备使用记录无样品编号、样品数量、使用时间、仪器参数等关键信息。
五 标准物质问题
无标准物质出入库记录;未按标准要求配备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已过期;标准物质使用记录与出入库记录不匹配。
六 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问题
未按照标准等规定传输、保存原始数据和报告;检测过程未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检测,检测数据错误或无法复核;未按照标准等规定采用原始数据、记录;点位示意图标识信息不全;部分前处理设备或已出具检测报告的设备无使用记录;原始记录中前处理过程、检测条件、检测过程数据、质控措施以及设备校准等记录信息不全;设备打印数据或谱图信息不全,无法有效溯源;检测结果折算、结果报出或判定错误;检测数据与检测时间存在逻辑关系错误;检测数据原始记录中检验人员或审核人员存在代签;检测报告对分包情况表述不符合相关规定,分包样品采样记录无法溯源,分包样品采集记录信息与分包方检测报告表述不一致。
七 安全问题
二
自查整改规范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普遍存在业务台账、样品台账、报告台账(含原始记录)、仪器设备出入库台账、标准物质台账、设备使用台帐、检验检测数据原始记录等信息量不全,现有记录信息无法溯源现场采样、现场检测、样品交接、样品流转和实验室分析过程。为此,全省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对照检查发现的问题组织内部自查,及时整改完善相应台帐信息,具体包括:
一 业务台账
内容包含业务受理日期、受检单位名称及地址、检测点位及数量、检测频次、检测类别、检测项目、依据标准、检测日期、检测人员信息。
二 样品台账
内容包含任务编号(或项目编号)、样品编号、采样日期(样品有效期较短的应具体到分钟)、采样器具信息、采样体积、样品数量、是否添加保存剂、保存条件、每个样品对应的检测类别和检测项目、样品交样时间、领取时间(样品有效期较短的应具体到分钟)、处理时间以及处理方式等信息。
三 报告台账
内容包含任务编号(或项目编号)、报告编号、受检单位名称及地址、检测类别、检测项目、采样时间段、检测时间段、报告日期、签发人、报告领取时间、领取人等信息。
四 仪器设备出入库台账
应按时间顺序统一做流水账,不应随原始检测分析记录或单一任务绑定,内容包含仪器设备名称、仪器编号、出入库状态、出入库日期(具体到分钟)、任务编号(或项目编号)、受检单位名称及地址、检测类别、检测项目、仪器设备出入库人员、设备管理员等信息。
五 标准物质台账
内容包含标准物质批号、入库日期、入库数量、出库日期、出库数量、保管人(或管理人)、领用人等信息。
六 设备使用台账
内容包含仪器名称、仪器编号、任务编号(或项目编号)、样品编号、样品数量、检测项目、使用日期(明确检测开始和结束时间,具体到分钟)、使用人员、参数设置、仪器设备使用前后校核或核查情况、仪器状态等信息。
七 检验检测数据原始记录
内容包含有样品流转时间、培养时间(具体到分钟);样品前处理过程和检测条件(具体温度、湿度、时间等);检验纸质谱图应具有样品采集时间、样品编号、任务编号(或项目编号)、原始文件路径、检测项目、样品谱线及相关信息(适用时)、测定结果等信息。仪器设备直接输出的数据和谱图,要以纸质或电子介质的形式完整保存,电子介质存储的记录要采取适当措施备份保存,保证可追溯和可读取,防止记录丢失、失效或篡改;台账及记录应按时间顺序连续填写,独立管理,单独存放,在保证记录原始性的前提下可以为电子版,但禁止一页仅记录一个检验任务的情形。